[不管你考幾分,都是我的學生!]
「老師,你還
記得我是誰嗎?」
眼前一位穿黑T黑褲,
戴黑口罩的人這麼問。
說實在,
比起想起他是誰,
我腦袋第一個念頭,
是先回想有沒有得罪過學生。
誰叫他的扮相,
像極來尋仇的。
「你是⋯⋯」
確認我沒得罪過誰,
我趕緊努力回想,
但始終想不起他是誰。
「老師,我是小隆。」
啊啊啊啊啊!
突然回憶全湧上心頭了。
小隆是我兩年前,
我帶畢業的學生,
也是我很喜歡的學生,
原因是他跟我談得很來。
要知道,
能跟我談得來的學生,
說實在不多。
大多僅止於
課業和科系討論,
但我最想跟學生聊的話題,
是未來出社會的人生玩法。
所以我動不動就推書,
告訴他們哪本書好看,
以及怎麼提升競爭力。
但這條路很漫長,
遠不及告訴他們
哪題會考來得快,
所以往往
言者諄諄、聽著藐藐。
但小隆眼神永遠是亮的,
他對於課本外的知識,
是少數有好奇心的,
尤其企業管理這塊。
甚至他還會常跑來找我,
告訴我最近他在讀什麼書,
推薦那本書給我,
我也會買來放班級書櫃。
不過,畢業後
小隆就失去消息了。
每次那屆回來看我的學生,
總是不見小隆的身影,
小隆的朋友告訴我,
他在準備重考。
「這樣啊⋯⋯」
除非有非進不可的大學,
不然我不太建議學生重考,
一來太煎熬,
二來多耗一年很虧,
倒不如用這時間多學點技能。
當然,
我也沒再去過問
小隆後來考得如何。
所以,當他出現在我面前,
你可以想見我有多驚訝。
「小隆,你同學回來看我時,
我都沒看見你,
想說你不是怎麼樣了。
這幾年,你過得好嗎?」
你知道小隆怎麼說嗎?
他說:
「老師,我沒臉回來見你⋯⋯」
原來,
小隆對自己要求高,
當年沒填上想要的學校,
決定直接重考。
但準備重考期間,
看著朋友都唸大學了,
跟自己的生活越來越遠。
明明畢業了,
卻重新過著高三般的生活,
讀書、考試、檢討⋯⋯
對熱愛新奇事物的小隆而言,
重考生活跟坐牢沒什麼兩樣。
重考的煩躁與壓力,
讓他的痘痘不斷冒出來,
他只能祈求這段日子趕快過去。
結果你應該猜到了,
小隆還是沒考上理想學校,
這讓他更羞於見人,
勉強讀了一年,決定休學,
準備到國外唸書。
聽了小隆
這些年發生的事,
我知道他是鼓起多大勇氣,
才回來看我。
作為老師,
我知道有千百個建議,
可以告訴小隆該怎麼做。
但此刻,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。
我只告訴小隆一句話:
「小隆,不管你考幾分,
你永遠都是我的學生。」
這麼說或許不正確,
但我一直認為,
考試是一種才能,
就跟畫畫、彈鋼琴、寫作一樣。
同樣準備考試,
有些人就是能抓到訣竅,
但有些人就是不斷吃鱉。
當然努力程度一定有差,
可是有沒有努力後,
還是考不好的呢?
大有人在。
但我的想法是,
千萬別因為成績,
連自己的價值都否定了。
考不好可以沮喪,
但千萬別沮喪一輩子。
因為每個階段的遊戲規則不同,
高中階段的任務叫成績;
大學階段的任務叫專業;
出社會階段的任務叫價值,
你能帶給這社會多少價值?
撇開成績不談,
小隆是圍棋六段的好手,
對於企管方面有興趣。
哪有沒有一種可能,
就是用圍棋思維,
來談企業管理呢?
別笑,
這就是這時代,
給我們這種分心者的機會。
我有個高中學長叫惇為,
專門在教圍棋,
後來看我寫作出書,
跑來請教我,
我跟他分享些秘訣後,
從此,他把人生當一盤棋來寫。
前陣子有個新聞很紅,
有學生放棄上台大的機會,
選擇亞大360萬的獎學金。
惇為學長抓住這個話題,
用圍棋「厚勢」與「實利」的角度,
來分析這個事件背後的思維,
結果引起熱烈轉發,
想來,他離出書之日也不遠了。
在學時,作為老師,
我不得不為你的成績著想,
那是我的職責所在。
但你放心,
我會記得你的,
不會是因為你考榜首,
或是考上什麼名校,
那些對我而言都不重要。
而是你曾在我
眼裡的一言一行。
對知識是否好奇、
對人是否親切熱忱、
對目標是否堅定踏實。
人生是一場馬拉松,
千萬別因為暫時落後,
而忘了自己比的是長跑。
最後,
我送給小隆一本書,
代表我對他深切的祝福,
書名是《大器可以晚成》,
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。
要知道,
人生經歷那麼多酸楚,
不就是為了把未來看清楚嗎?
所以下次,
別用成績跟我相認了,
用你對未來的炙熱與我重逢,就好。
#歡迎分享
#謝謝小隆送蘋果給我
#剛上完課模樣有點狼狽